兩性知識

1595

  青少年對兩性世界充滿迷思與嚮往,無論是心靈或生理,都希望能有機會瞭解,並進一步體驗奧妙甜蜜的滋味。我們知道兩性的認識是需要機會,但是兩性相處則需要智慧,並非單憑學問就能春風得意,也不是憑著知覺就會有所豐收。如果青少年與異性交往受到限制,或彼此交往失敗,他們可能會誤以為異性關係是罪惡的,是醜陋的,往往會導致日後情感或婚姻的適應不良。青少年階段和異性交往的經驗是極其重要的,應受到鼓勵並予以適當的引導和支持。

  世界衛生組織對實施性教育曾做過相關的分析與研究,結果發現,有接受性教育的青少年中,具有以下三種共同特徵:

發生初次性行為的年齡較遲。

利用避孕措施的比率較高。

較無涉入危險性行為的傾向。

  因此,把性教育、兩性交往、兩性尊重及良好溝通的觀念或知識有效地傳授給青少年,不僅可以減少兩性關係的迷失,亦可減少青少年的困擾與危機,有助於青少年建立正確的兩性關係。

.

 (一) 從團體活動中學習兩性相處之道

  青澀時期,異性交往最好採團體活動方式,一對一的交往行為會導致心神不靈,無法專心於學業的專研。尤其在這時期,『戀愛』一詞仍讓人捉摸不定,因為不成熟的認定,往往是兩性交往限制與爭吵的開始。因此,以平常心,多參加團體活動,例如班際聯誼、救國團的各項研習活動,學習開放自己,和團體打成一片,學習兩性相互瞭解之道,欣賞兩性的優點與和諧的人際關係才是上策。

 (二) 談戀愛嫌太早,擴展人際關係較重要

  戀愛的終極目的是結婚,而青少年離結婚還有一段時間。就青少年發展的角度來說,結交異性也是拓展人際關係,學習和人如何相處的必經歷程,如果能夠學習到正確而適度的兩性交往及相處,建立友誼,在他成長的過程中,不僅可以學習到尊重異性,得到正確的交往態度,而且還可以增強本身的人際自信心。

 (三) 性別差異並不代表優劣與尊重

  過去父權社會的臺灣,男性沙文主義觀念很深,男女對待不平等的想法,一直存在過去的社會中。但是,在現今個人主義高漲時代,對於過去男性種種的『既得利益』觀念、作法也必須跟著變。必須理性的平等對待兩性,及呈現溫暖與善意,建立和諧的兩性關係,摒除舊有尊卑觀念,互相尊重,只有在各方面能與女性融洽相處的人,才夠資格稱為現代的好男人。

.

 (四) 兩性交往,寧可細水長流,不要短暫激情

  戀愛不是生活的全部,性不等於愛,性愛並不能考驗和證明愛情,也不代表真愛,交往甜蜜也不一定保證結婚。青少年心理尚未成熟,唯有經長期交往,細水長流,相互學習瞭解、體諒與尊重,才能發展出真正的深情,激情只是長久關係中的一點火花。如果一定要發生性行為時,記住!男性尊重女性,女性保護自己,避孕保護措施很重要。

.

 (五) 理性面對分手,是一種藝術也是一種智慧

  緣份來了擋也擋不住,但是當雙方所要的迥然相異,或兩人無法再繼續交往時,我們要坦誠及理性面對分手。要明瞭,被拒絕或被拋棄並非代表本身條件差,可能是自己的優點,不一定適合他。如果在兩性交往道路上不小心跌倒,我們需要有勇氣打開心內的門窗,無須陷入『悲情』之中。除兩性情感之外,我們還有其他親情、友情和往後的知心之交。在面對分手之際,花點時間思考,試著撫平自己的情緒,不要將自己情感全部浪費在戀情的困擾中。

  如果在種種考量之下,認為不適合再與對方繼續交往,則要有急流勇退的表白,以下一些原則可供參考:

呈現不再交往的訊息要誠懇與堅定。

不要給對方持續的幻想空間。

要有善於處理分手的智慧,要理性、藝術,避免掉入威脅陷阱之中。

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