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味与五脏的关系

1722

五味与五脏的关系,你了解多少?

五味各走其所喜,谷味酸,先走肝;谷味先走心;谷味先走脾;谷味辛,先走谷味先走肾。

——《灵枢·五味》

食物中的“五味”,即酸、苦、甘、辛、咸五种类型的食物,也同药物一样,对人体具有不同的作用。

四气是指寒、热、温、凉,五味指酸、苦、甘、辛、咸,中医合称“四气五味”。中医的五味,人体的五脏,与五行相附会。通过阴阳的变化,五行依次相生相克的关系,建立了中药的配伍和主治功效。

饮食也具有四气五味,各有所归,以养五脏,饮食有散、收、坚、软、缓、润、燥的不同功效,与五脏的生理,病理息息相关,饮食中的五味调和,是保持人体健康最宝贵的资本,是人体对疾病的自我调节功能的延续,如果违背这一规律,容易导致疾病的产生,破坏体内五脏六腑或各器官组织的阴阳平衡。

五脏各主其味,肝主酸、脾主甘、心主苦、肺主辛、肾主咸。

肝虚血枯者,喜酸味,因为酸能补肝,脾虚者,喜甘(类甜味)味,因为甘能补脾,心火重者,喜苦味,因为苦能泻火,肺虚有寒者,喜辛味(如辣椒、生姜、大葱、花椒等),因为辛能宣肺祛寒,肾虚者,喜咸味,因为咸能滋肾。

《黄帝内经》认为,阴精的生成,来源于饮食五味,而储藏阴精的五脏常常会被不正常的饮食五味所伤。过于酸了,会使肝的功能亢进,因为木克脾土而导致脾气的衰竭;过量食用咸味,会使骨骼损伤,肌肉短缩,心气抑郁;过食甜味,会使心气满闷,气逆作喘,颜面发黑,肾气失于平衡;过食苦味,会使脾气过燥而不濡润,从而使胃气呆滞;过食辛味,会使筋脉破坏,发生弛纵,精神受损。因此,谨慎地调和五味,会使骨骼强健,筋脉柔和,气血通畅,腠理致密,从而强健有力。

胃是五脏六肺中的营养汇集的地方,一切饮食都要进入胃中,“胃为水谷之海”,五脏六肺都要禀受胃所消化的精微,才能维持正常的活动机能。五味属于五脏,都是因它不同的属性而各有所归。

《素问·生气通天论》就已明确指出:“是故谨和五味,骨正筋柔,气血以流,腠理以密,如是则骨气以精。谨道如法,长有天命。”要做到五味调和,一要浓淡适宜;二要注意各种味道的搭配,酸、苦、甘、辛、咸的辅佐,配伍得宜,则饮食具有各种特色;三是在进食时,味不可偏亢,否则,容易伤及五脏,对健康不利。

——摘自《黄帝内经》学养生

.


.

.

.